教學文件
首頁
定價方案
免費下載
常見問題
Search…
從零開始學習個人記帳
前言
這套學習流程的誕生
為什麼要記帳
選擇合適的記帳工具
教學指引
記帳前的準備
建立帳戶清單
分類消費行為
區分花費意圖 🔖
開始記帳
記帳欄位介紹
週期性收支
分期付款
提醒入帳
延後入帳
拆帳
轉帳
借還款追蹤
記錄明細
退款
記帳小技巧
範本 🔖
信用卡攻略
主帳戶 🔖
信用卡繳款
自動扣繳 🔖
帳單分期 🔖
紅利回饋 🔖
分析你的消費數據
帳戶總覽
創建各類報表
預算規劃 🔖
帳不正確怎麼辦
對帳模式
餘額調整
其他功能
備份&還原
通知中心
搜尋
批次修改刪除
匯入&匯出
台灣電子發票
Widget 小工具
Apple Watch
關於我們
聯絡我們
相關連結
官方網站
常見問題
版本更新歷史
URL Scheme
Powered By
GitBook
分類消費行為
記帳要先「分類」,才不會變成無意義的流水帳
大多數人都缺乏記帳的邏輯與概念,以為記帳就是把每一筆支出都記下來,但沒有分類的結果,就會造成每月回頭檢視時,看不出錢花在哪裡,最後就成了沒有意義的流水帳。
分類的目的,是要了解自己對各項主要支出的花費比例,在檢視帳目時可以清楚知道開銷的分佈,找出你的消費習慣,之後也能進一步做預算規劃。
分類其實沒有一定規則,會依照不同的消費習慣有著不同的分類。最常見的就是以
食衣住行育樂
去做大分類,然後再把想要特別檢視的開銷去設定子分類。
分類太細會太瑣碎,導致記帳時難以分類;分類太廣可能又不好掌握預算分配,無法準確判斷哪裡該調整。MOZE 已針對支出類別內建了基本的大分類和子分類,你可以簡單瀏覽一下,先把你平常用不到的分類做刪除,如果有不足的地方,之後遇到時再補上即可。
從更多功能頁面進入類別設定
內建支出主類別
以飲食類別舉例來說,內建有以下 7 個基本分類,如果你是外食族,三餐大部分都在外面解決,那內建的早餐、午餐、晚餐的分類就很適合你去做分類規劃。如果你平常大都在家吃,那也許就可以把這三餐類別移除,改建立一個「正餐」類別,去追蹤你外食的開銷,甚至還可以額外建立「食材」類別,來統計你每個月的買菜費用。
如果你想要額外追蹤你的咖啡因攝取量、為了減肥想要限制自己甜點吃了多少、宵夜吃了多少,都可以個別建立類別來做分類。這些都是因人而異的設計,你可以先不用急著把類別建立完整,邊記帳邊調整,最終就會成為適合你自己的分類清單。
內建飲食子類別
不同記錄類型的類別
你可以看到類別頁面最上方分成了
支出
、
收入
、
轉帳
、
應收款項
、
應付款項
和
系統
,這些代表著不同的記錄類型。除了支出類別分成兩個層級(主類別和子類別)以外,其他的記錄類型的類別都只有一層,主要原因是因為絕大部分的記帳都是以支出為主,所以把支出類別分類的更細會比較好做歸納。
收入類別
轉帳類別
應收類別
應付類別
系統類別
新增類別
點擊右上角的 “+” 即可新增類別,你可以自訂類別圖示、名稱、和顏色。
定時整理你的類別清單
類別不是建立好後就不用在修改,隨著你生活方式的改變,你的開銷習慣也可能會改變,建議可以每三個月檢視一次你的類別清單,適時的做一些調整,這樣記帳會更加準確。
MOZE 提供了一些小功能可以方便整理你的類別清單,在這邊簡單說明:
搬移
把這個子類別搬移到其他主類別下。
合併
將兩個子類別合併成一個。
刪除
完全用不到的類別,可以從這邊直接刪除;但如果先前有用這個類別記錄過,會一併把相關的記錄一起刪除,建議可以改用
合併
的功能歸類在其他類別。
隱藏
把目前用不到的類別先暫時隱藏起來,這樣記帳時就不會出現用不到的類別
排序
這邊的順序會影響在記帳時類別選擇的排列順序,建議可以把比較常用的放在前面。
小結
基本上完成了
帳戶
和
類別
的建置工作,你就可以開始學習記帳的基本元素:
記帳欄位介紹
如果你已經是有記帳經驗的用戶,可以繼續閱讀下一個進階章節,瞭解
專案
的用途。
記帳前的準備 - Previous
建立帳戶清單
Next - 記帳前的準備
區分花費意圖 🔖
Last modified
1yr ago
Copy link
Contents
不同記錄類型的類別
新增類別
定時整理你的類別清單
搬移
合併
刪除
隱藏
排序
小結